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即指水泥在加水后,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均匀,保持一定形状,不开裂、不变形、不溃散的性质。水泥安定性是水泥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水泥质量的好坏。
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总会伴随一定的体积变化,如果水泥产生不均匀变形或在水泥硬化后变形较大,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变形、膨胀、严重时造成开裂,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水泥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造成的。比如掺加石膏时带入的三氧化硫(SO3),水泥煅烧时残存的游离氧化镁(MgO)或游离氧化钙(CaO)等。这些成分在水泥浆体硬化过程和硬化后会继续与水或周围的介质发生反应,反应后形成的产物体积增大,引起水泥石包括砂浆和混凝土,内部的不均匀体积变化。当这种变化形成的应力超出水泥结构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将会给整个结构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时引起结构的破坏。